人人都有一死「怎樣才算是善終」?ICU醫生說了這段話,令無數人潸然淚下
當你面對生死攸關的關鍵決策,該如何下定決心?在ICU奮戰了20多年的醫生薄世寧,以一本《命懸一線我不放手-ICU生死錄》,淋漓盡致地呈現其中的掙扎與不易。省錢還是保命?放棄還是堅守?第七屆北京大學清明論壇今天舉行,除了一眾專家學者,一群「守護生命」的人、也被邀請至現場分享經驗。從醫生到生命禮儀師,在一線實踐的他們,見證了各式各樣的離別,也更明白生命的重量...
在書本的自序中,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危重醫學科主任醫師薄世寧說,希望讓大家思考:「如何做才能讓我們的親人更安詳、無痛苦、有尊嚴地和這個世界告別,明白什麼才是善終。」論壇現場,他分享的題目是「尊嚴,是有選擇的時間和自由」。他說:「健康時珍愛他,疾病時抓緊他,離別時寬慰他,分別後銘記他,並將人與人之間的這種關愛代代相傳,是人類對生命最高的禮遇。」
誠然他在書中所寫,要從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的角度,思考自己的人生——我怎麼做才可以更好地應對危機,更好地活著?
從業18年,全國民政業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得主、福壽園生命禮儀師孫誌紅,則分享了她經歷的告別故事。她曾為一位老兵爺爺戴上勳章,為逝去的年輕女孩化甜美淡妝,有幫助家屬整理靈柩,有佈置場景櫻花告別,還有用AI技術「復活」逝者…她表示,殯葬是人生重要一環,而她和所有殯葬從業人員的工作,更重要的意義是精神層面上的──守護生命尊嚴,給予家屬慰藉。
生命教育,不只為逝者,更為生者。香港電影導演陳茂賢、介紹了電影《破·地獄》的創作開始。他說,這部電影是在人生最低潮時寫的。當時,他最敬愛的外婆在拍攝《不日成婚2》的第一天,就與世長辭。於是,他嘗試利用生死去探討「活著的意義」這個命題,去創作一部關於香港殯葬業題材的故事,希望透過創作撫平內心的傷口,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出口。
陳茂賢導演介紹,如今觀眾看到的《破·地獄》是第49個版本,也是經演員金燕玲和黃子華勸說後,香港亞洲電影節用的版本。那天晚上結束分享會,有個女生過來說,她本來已經到了瀕臨崩潰邊緣,但這個戲把她拉了回來,讓她有勇氣繼續在這裡生活。這時,他覺得這個版本是有力量的、可以影響人的。
當代作家、詩人陳年喜從他曾經的職業出發,來闡述「生死都有重量和尊嚴」的主題。他介紹,自己曾有長達16年的礦場爆破工作。在這段職業生涯裡,他看見並經歷了無數場生死。為此,他提出礦山安全治理需要從技術防範轉向人文共建,例如中國撫順煤礦博物館讓退休礦工擔任講解員,使個體生命敘事融入集體記憶建構,為行業尊嚴重建提供了新路徑。
每個人對於善終的理解和定義都不同,如何才算是好好地走、沒有遺憾地離開,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意見。
參考來源:騰訊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