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堆人都搞錯!究竟蛋殼「要丟垃圾還是廚餘」? 環保局給解答「沒丟對小心被開罰」
雞蛋是餐桌上常見的食材,但剩下的蛋殼究竟該歸類為一般垃圾還是廚餘,往往讓民眾感到困惑。其實各地方政府對於蛋殼處理的規定不盡相同,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高額罰款,大家可要好好注意!
(圖片來源:Shady Grove Fertility)
根據《CTWANT》、《TVBS新聞網》報導,目前全台灣有9個縣市將蛋殼列入可回收的廚餘範圍,包括基隆、台北、新北、桃園、高雄、宜蘭、苗栗、雲林以澎湖,這些地區的居民可以將蛋殼與其他廚餘一同回收,用於製作堆肥,其他縣市則是將蛋殼視為一般垃圾處理。
(圖片來源:Epicurious)
部分地區還有特殊規定,像是彰化溪湖地區已經達成共識,早餐店、麵包店等經常使用大量雞蛋的商家,必須將蛋殼集中處理,歸類為生廚餘,不過一般家庭產生的蛋殼則可以直接丟進一般垃圾桶。
(圖片來源:EatingWell)
值得注意的是,台北市環保局將家戶廚餘分為兩大類:養豬廚餘和堆肥廚餘。養豬廚餘包含可供豬隻食用的剩餘食材,無論生熟皆可,例如肉類、內臟、生菜葉、水果、冷凍食品、過期食物和一般家庭剩菜剩飯等;堆肥廚餘則涵蓋果核、果皮、蝦殼、茶葉渣等無法食用的有機物質。民眾在處理廚餘時,需要先將水份瀝乾,並使用專用容器盛裝。
(圖片來源:Poultry World)
環保局也特別提醒,無論居住在哪個縣市,都必須遵守當地的垃圾分類規定,如果任意混雜垃圾與雜物在廚餘內,可依規定處以新台幣1200至6000元的罰款。建議民眾若對分類方式有疑慮,可以向當地清潔隊詢問確認。
(圖片來源:Scientific American)
大家要注意阿!!!